云南昭通:扎根烏蒙沃土,筑牢天麻產業根基,書寫鄉村振興“致富經”
在云南東北部的烏蒙山區,1800-2200 米的黃金海拔帶間,76% 的森林覆蓋率孕育出一片生態凈土,富硒土壤與高原立體氣候在這里碰撞交融,孕育出被譽為 “中國烏天麻之鄉” 的昭通瑰寶 —— 昭通天麻。從昔日深山里的 “宮廷貢品”,到如今撐起十數萬農戶增收致富的 “黃金產業”,昭通天麻正以不斷夯實的產業基礎、持續擴大的產業規模,在鄉村振興的大地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昭通天麻的種植歷史,是一部與自然共生、與科技同行的進化史。曾經,當地農戶種植天麻全憑 “土辦法”,種源直接采自野外,菌種自行培育,不僅產量低且不穩定,1 畝地最多收獲 1000 多斤天麻,還伴隨著極高的種植風險。彝良縣小草壩鎮寶藏村村民姜慶坤對此深有體會,前些年因天麻產量上不去,他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務工,留下妻兒守著山間的薄田。“那時候種天麻就是碰運氣,遇到菌種不行,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費了。” 姜慶坤的話,道出了曾經昭通天麻種植戶的普遍困境。

為破解產業發展瓶頸,昭通市下定決心從源頭抓起,構建全國最完整的烏天麻種質資源體系。如今,昭通已保存 163 份全國天麻種源,在彝良、永善、鎮雄、大關四縣建立起 7000 畝野生天麻種質資源保護區,完善的監控預警、氣象土壤檢測設備時刻守護著天麻的 “基因寶庫”。不僅如此,昭通還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云南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組建專業團隊開展天麻萌發菌、蜜環菌種質收集與良種繁育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昭烏麻 1 號”“滇烏麻 1 號”“滇烏麻 2 號” 等優質天麻品種相繼選育成功,天麻 “兩菌” 自給率從 2023 年的 25% 飆升至如今的 80% 以上,徹底改變了過去 “無菌不種麻” 的被動局面。

昭通學院更是為天麻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科技動力。作為全國首個省級天麻與真菌共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的依托單位,昭通學院成立天麻產業學院,形成基礎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支撐體系。截至目前,學院已發表天麻相關學術論文近 90 篇,申請專利 45 項,其中 6 項專利實現成果轉化,與國內外 10 多家科研院所建立起深度合作關系。“我們圍繞天麻做了一系列系統性研究,從天麻與兩菌的共生機制,到有效成分轉化積累機理,再到產品開發,每一個環節都力求突破。” 昭通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劉鴻高表示,學院還針對天麻種植、加工、產品研發等產業環節開設特色課程,通過理論學習、基地實習、企業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為昭通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的天麻專業人才。

科技賦能讓昭通天麻種植迎來了 “豐收季”。現在的姜慶坤早已回到家鄉,依靠科學種植技術,他的天麻畝產達到 3500 多斤,1 畝地能賣 10 多萬元,家里種的 10 多畝天麻,一年毛收入就有 100 多萬元。“現在種天麻心里有底了,用的是選育好的良種和標準化菌種,不僅產量高,品質還好,收購商搶著要。” 看著自家烘干房里堆積如山的天麻,姜慶坤的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如今,像姜慶坤這樣依靠天麻實現增收致富的農戶在昭通還有很多,全市天麻種植已輻射 7 個縣(區)41 個鄉鎮 92 個行政村,帶動 2.78 萬戶 12.22 萬人直接種植,其中三類對象 0.61 萬戶 2.56 萬人實現就近就地就業,間接帶動 15 萬人從事天麻加工、銷售等相關工作,天麻產業已成為昭通鄉村振興的 “主力軍”。

在夯實種植基礎的同時,昭通市也在不斷擴大天麻產業規模,推動產業從 “小散弱” 向 “集約化、標準化” 轉型。為滿足日益增長的菌種需求,昭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 4 家 “兩菌” 標準化生產企業,年產 “兩菌” 1200 萬瓶(袋)。云南森浩菌業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一家以天麻伴生菌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其年生產 “兩菌” 能力達 190 萬瓶,公司與科研院所聯合研發的 “烏天麻” 菌種,每畝可為農戶增收 4000 元以上,產品已銷往全國所有適合種植天麻的地區,2024 年產值超 1000 萬元。“我們的菌種不僅質量穩定,還會為農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幫助他們種出好天麻。” 公司生產部經理龍通鴻介紹道。

種植規模的擴大也帶動了初加工產業的蓬勃發展。昭通市按照新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要求,推進天麻產地初加工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升天麻凈制、切制、干燥、分級、包裝、倉儲等產地加工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多個天麻初加工基地,配備專業的烘干設備和分揀生產線,有效解決了天麻采收后難以保存、品質下降的問題,延長了天麻的保質期,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同時,昭通還依托天麻及中藥材產業數字服務平臺,實現天麻從種子(苗)、種植、采收、加工、倉儲、物流到銷售的全過程可追溯,讓每一斤天麻都有 “身份證”,消費者可以通過掃碼了解天麻的種植基地、加工流程等信息,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截至 2024 年,昭通天麻種植面積已達 11.57 萬畝,占全國天麻種植面積的 18.37%、云南省的 89.91%,鮮天麻產量 5.82 萬噸,有機認證面積達 10 萬畝,綜合產值達 93.91 億元。

品牌是產業發展的 “金字招牌”,昭通市在做大做強天麻產業的過程中,始終注重品牌培育。“昭通天麻” 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云南 “十大云藥” 等稱號,2025 年品牌價值評估達 82.79 億元,躋身地理標志品牌全國 42 強。為規范品牌使用,昭通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嚴格審核企業用標資質,目前已有 23 家企業獲得 “昭通天麻” 證明商標使用權,用標企業產值總和達 3.164 億元。云南永孜堂制藥有限公司作為昭通以天麻為名片引進的第一家深加工企業,通過 “天麻精粹 + 道地藥材” 的創新工藝,成功研制出天麻醒腦膠囊,將天麻的附加值提高 10 倍,2024 年公司產值近 3 億元,產品銷售網遍布全國各地,尤其在沿海城市的銷量逐年攀升。“以天麻為原材料的藥品在市場上一直很受歡迎,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公司總經理陳關祥說。

展望未來,昭通市制定了天麻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 年),計劃到 2025 年天麻種植面積穩定在 10 萬畝,2026 年達到 11 萬畝,2027 年突破 12 萬畝;品牌價值方面,2026 年力爭進入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第 35 位,2027 年沖刺前 30 位,品牌價值突破 120 億元。在烏蒙山區的這片熱土上,昭通天麻正以蓬勃的生機,扎根沃土、向陽生長,用不斷夯實的產業基礎和持續擴大的產業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讓這顆 “高原明珠” 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曹遠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云南昭通:扎根烏蒙沃土,筑牢天麻產業根基,書寫鄉村振興“...
- 餓了么回應更名:淘寶閃購是衍生品,用戶權益保持不變|今日快看
- 威高血凈二連板 擬重大資產重組購買威高普瑞100%股權
- 我國成功發射遙感四十六號衛星_前沿熱點
- 時訊:山東出臺若干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
- 雙11選擇困難?「抖音生活雙11超值季」爆品清單幫你劃重點
- 氫旋4號、M350氫電版無人機入編“氫立方”班組,氫航科技全力...
- 尚界H5上市43天交付即破萬-短訊
- 百川股份:已研發準固態電池的相關成品 尚未投資量產_今日熱搜
- 區縣動態|貴陽經開區第12家“小巨人”企業誕生!
- 內蒙古一套40萬噸/年的合成氣制乙二醇停車檢修
- 醫學裝備儲能器件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
- 2025中老年職場人抗衰攻略:從成分解析到產品排名的實用指南
- 連連數字于11月3日斥資372.4萬港元回購45萬股-每日速遞
- 故宮新展揭秘“地下”紫禁城
- 11月4日生意社滌綸短纖基準價為6344.17元/噸 最新快訊
- 市場地位聲明:丁丁同學 中國老鹵海帶結零食首創者
- 券商三季報“乘風破浪” 五家凈利潤破百億-當前聚焦
- 【時快訊】TL NATURAL GAS擬與華特動力及稅陽成立合營企業
- 讓“軍創貸”落地生根 熱文
- 今日熱議:【ETF動向】11月3日科創50ETF東財基金跌1.33%,份...
- 義烏市昱安文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 泊頭市崇禹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 定州悍拓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 *ST高鴻:收到股票終止上市決定 頭條焦點
- 抓緊晾曬,武漢即將切換陰雨天氣模式
- 中焙蛋撻榮獲尚普咨詢集團系列市場地位聲明
- 快消息!券商三季報持倉曝光:43家重倉了329只股票
- 設研院連續七個季度虧損,近35億元信用資產,正成為業績“殺手”
- [快訊]博盈特焊:關于合計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的預披露


